走進石垣島的蔚藍世界,與海洋為伍的日子,她與海龜、小丑魚、鬼蝠魟(Manta)成了日常相處的「同事」。從台灣屏東到日本石垣島,少媛,一位來自台灣的自由潛水愛好者,現在是石垣島上少數會說中文的自由潛水導潛。她的日常,不是在海裡拍照、帶客人潛水,就是在海裡與海洋生物相處。
原本在屏東與先生一起從事農業相關的工作,後來是一次來到石垣島的時候,發現當地水果與台灣大致相同,但價格卻高出數倍,夫妻兩人想著石垣島既能發揮他們的專業,又能與最喜歡的大海相處,於是下定決心要來石垣島發展看看,就這樣,一步步踏上他們夢想的水陸兩棲的石垣島生活。
把小琉球當後花園的日子
「剛開始只是常在 Instagram 看到自由潛水的照片,覺得好漂亮。」少媛大學畢業後就遇上疫情,無法出國旅行,被潛水照片吸引後,趁著畢業空檔便找了姐姐一起報名自由潛水課程。「因為我們住在屏東,所以騎車就能去小琉球學自由潛水,因為很方便,我大概兩個禮拜就會去一次小琉球。」有著地利之便,屏東的地理位置讓她得以頻繁地往返小琉球與墾丁,積極地增進自己的潛水能力,直到現在,少媛目前持有 AIDA3 的自由潛水證照。
成為教練雖然曾在她的規劃內,但因成本與時間考量,選擇專注在自己與工作經驗的累積,但對自由潛水的熱情從未減退,這份熱愛也成為她踏足石垣島的契機。
移居石垣島:因為海,也因為土地
是什麼樣的魔力,讓少媛選擇離開台灣,遠赴石垣島從事導潛工作呢?
少媛解釋,這背後有著諸多原因。首先是經濟考量,先生在疫情前曾造訪石垣島,原本在屏東從事農業的兩人,發現這座群島的作物與台灣相似,大多為芒果、鳳梨、香蕉等等我們熟悉的水果,但價格卻是台灣的十倍以上,兩人心想,也許只需要有一塊小小的農地,兩人就可以把原本的一技之長帶到石垣島,生活一定沒問題,便萌生了在石垣島發展農業的念頭。
其次是地理與文化的連結,石垣島與台灣地緣相近,島上不少居民的祖輩來自台灣,甚至還有台灣人蓋的土地公廟,很多在石垣島生活的台灣長輩,大部分都是說台語,在海外的生活也能感受到一份家鄉的親切感。
聊到第一次在石垣島潛水的經驗,少媛的語氣中仍難掩當初的新奇感,「我們當時只是隨意找個沙灘下海,沒想到看到的是滿滿的藍紫色珊瑚,還有非常多的硨磲貝,雖然在小琉球跟墾丁也都有看過硨磲貝,但數量非常少,來到這邊卻是隨處一個石頭都有五到六顆。讓我很衝擊的是,這邊的人也是會吃硨磲貝,有漁民資格的人都能夠去補硨磲貝來販售、食用,但是會捕食的情況下還是有這麼多量讓我很震驚。」
石垣島隨處可見的豐富海洋生物,讓習慣台灣海域的少媛大開眼界,也更加意識到這片海洋的獨特與珍貴。一次沒有刻意安排的岸潛,海底的繽紛景致就足以讓對這片大海難以忘懷。
石垣島周邊擁有豐富的岸潛與船潛資源,是許多日本旅客的夢幻潛點,「還有宮古島也是另一個選擇,但我覺得石垣島是目前還沒被台灣人發現的地方,離台灣這麼近的地方就可以看到 Manta,對很多潛人來說應該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少媛觀察到,相較於已有中國教練經營的宮古島潛水市場,石垣島在自由潛水領域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她與先生也成為目前島上少數提供中文服務的自由潛水導潛。
當然,最讓少媛心動的,莫過於石垣島豐富的海洋生態。能一邊從事務農的事業,又能一邊潛水,對熱愛海洋的少媛來說,無疑是莫大的誘因。於是就在去年,跟先生一起移居到石垣島,開啟人生下一個篇章。
導潛的一天:不僅是玩樂,更賦予教育的意義
少媛目前所屬的潛店以浮潛及自由潛水為主,客群涵蓋日本、台灣、香港、韓國等等,作為帶隊導潛,她不只下水帶客人潛水,也擔任船上事務的角色,還能一下切換中、英、日三種語言。那天出海一天,看著瘦瘦的少媛,忙上忙下,才發現原來導潛的工作,遠比想像中繁瑣。
出發前,少媛會細心地處理行前準備工作,包含把船整理乾淨,給客人舒適的乘坐環境,準備面鏡、蛙鞋、船上所需裝備等等,隨後,便開車前往飯店接送客人到港口集合。船隻啟程後,抵達潛點的首要任務便是下錨,「下錨的時候我們會找沒有珊瑚的地方,同時我們會看風向,以不要傷害到珊瑚為原則。」接下來就會一起下水帶客人看潛點特別的海洋生物跟景觀,同時也會幫客人拍照,盡量每個人都可以拍到照片影片,「過去公司都是簡單的幫客人拍幾張照片,但是我自己覺得如果大家回家後還可以看到很多很漂亮的照片和影片,整個旅程的回憶會更完整,而且看著大家收到照片或影片上傳到社群媒體上,我自己也會很開心很有成就感!」
最後回到港口後送大家回飯店,回家後開始上傳當日拍攝的影片,有時候還會幫忙調色,如此樂在工作的少媛,從來不覺得有特別辛苦的地方,反倒覺得自己就是看著大家陪大家一起玩。
而進入到冬季,是最容易見到 Manta 的季節,也是石垣島的重點行程之一,造就少媛一年四季都在潛水,見 Manta 的次數彷彿就像在見工作夥伴一樣,現在也成為她最喜歡的海中生物,「有一次我一個人先下水確認 Manta 的位置,結果牠竟然圍著我繞圈圈,像在跟我玩,雖然牠們不像海豚那麼聰明,但就是優雅又迷人,不要打擾牠,牠就會跟你一起玩。」
少媛分享了一個她觀察多次後的心得,因為很多人下水後的動作都會比較大,特別是潛水新手,蛙鞋通常也都會踢得比較大力,只要動作放慢、輕柔,不要大動作追逐,牠們會更願意親近你,不管是 Manta 還是其他海洋生物都是如此,大家都可以記住這個小技巧,一起共遊的畫面就不是夢想!
另一方面,作為導潛,她最常思考的問題是:「要怎麼讓客人看到美,又不破壞這些美?」
像在這次在鹿角珊瑚的淺水區,她會特別提醒客人注意避免觸碰珊瑚礁,「有時候我會跟客人講珊瑚有毒,所以你如果被珊瑚擦傷,傷口會很難好,客人聽到之後就會比較小心一點,也會跟客人講如果珊瑚斷掉,斷掉的那一截可能就會死掉,讓他們知道說珊瑚是要保護的。」
少媛也特別提到台灣潛水客的環境意識非常高,「這一年多觀察下來,我必須講台灣的潛水客真的很優秀,也可以看得出來台灣教練在傳遞海洋保育的觀念上一定是非常不留餘力,新聞也會報導很多不能觸碰海龜的議題,所以大家都知道要愛護海洋生物。」許多外國遊客在遇到海洋生物時都會忍不住伸手觸摸,這不僅可能嚇跑生物,也可能對牠們造成傷害。「野生動物都不要亂摸,畢竟我們身上帶很多不是他們平常會接觸到的細菌生物,對他們來說都不見得會是好的事情。」那天少媛也跟大家說,現在我們能看到這樣的景色,都是前面的人都有好好用心維護,所以我們也一樣要讓美景持續循環下去。
當在台灣稀鬆平常的事情,來到石垣島才知道我們養成的習慣是多麼珍貴,也希望不管在台灣還是海外,都能持續保持。
給想來石垣島工作的你
語言,是她剛來石垣島時遇到的挑戰。「雖然我大學有學日文,但一開始還是很多聽不懂,尤其是各地有不同的腔調跟方言,還有沖繩人的語速也特別快。」但也曾遇到講話慢又發音標準的店長,讓她會話能力迅速進步,建立起日常對話的信心,現在已能應付大部分情況。
至於想像少媛一樣想來打工度假的人,她笑說,目前的確是在做一個夢想,主要是這裡薪資比較低,但離島生活消費又相對偏高,而且外國人租房不易,剛來的時候還曾住過 16 個人擠在一起的 Share House,後來是現在的老闆用公司名義幫忙租房,才有了現在舒適的住處,少媛提醒,現在有滿多船家都願意用這樣的方式幫員工租房子,可以在事前先打聽看看。
目前的公司在少媛加入之後,有特別拍照片宣傳以外,還有在 Instagram 發文時增加容易被搜尋到的關鍵字,加上台灣直飛的航班,公司知名度與來客數也大幅成長,隨著石垣島潛水觀光蓬勃發展,少媛與先生也開始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們來的時候剛好遇到珊瑚白化非常嚴重的一年,讓我開始思考眼前的這片美麗珊瑚不知道還會存在多久,希望至少在這些珊瑚很美麗的現在,能讓更多人看到這個美麗的大海,更珍惜這片海洋。」
「我們在這裡看到大翅鯨、海豚、偽虎鯨,還有整個冬天陪伴的 Manta。每天坐船出海,對我而言真的很幸福的事。」少媛語氣裡有海水的輕盈,也有為夢想而堅持的重量。
少媛用她的眼睛與相機記錄石垣島的藍,也用她的行動為自由潛水在地開拓了新風景。潛水或許曾是她疫情下的出口,如今卻成為她與世界。如果有機會到石垣島潛水,找少媛帶領你絕對不會錯,請記得,那背後,是一位台灣女孩不斷潛入大海、也不斷努力的身影。
➥ 石垣島潛水行程詢問:@xin_shauyuan
後記:潛水以外,島上的神祕「貓島」
除了潛水最推薦到西表島及鳩間島,沒有潛水的日子,她最愛在秋冬的時候,去石垣港旁的「貓島」曬太陽,那邊是郵輪停靠的一個人工港口,也是貓咪的聚集地,身為貓奴的少媛,沒有出海的日子,她會買一杯咖啡坐在那,跟著貓咪一起玩,一起享受島上的風光,如果你也一樣是愛貓人士,一定要前往這裡看看!
➥ Google 地標搜尋:南ぬ浜町緑地公園
[ 圖片提供 / 少媛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