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周遭有許多相當受歡迎的登山路線,如疫情期間竄紅的眠月線,還有清幽又適合各種年齡層的特富野古道。就算不登山,搭上小火車,也能一睹阿里山區的沉靜山景,尤其那午後自山上傾瀉而下的氤氳霧氣,輕拂過旅人全身,彷彿像是被洗禮過一般,心也跟著靜了下來。
然而,搭乘小火車遊歷阿里山這樣的行程,卻在 2009 年受莫拉克颱風影響,而被迫中斷。莫拉克風災所導致的 421 處災害,歷經了 6 年養護,原定 2015 年底全線通車,卻又遭逢杜鵑颱風侵襲,導致十字路站至屏遮那站間的 42 號隧道,發生 2 處長達 55 公尺的大型崩塌,造成鐵路中斷至今。
15 年過去,旅人一直無緣搭乘小火車一路從山下直達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盼啊盼,終於盼到了好消息。林業保育署預告,阿里山林鐵將於今年 7 月 1 日正式全線復通。到底這幾年間,阿里山林鐵的修復過程碰到什麼挑戰,竟會需要耗費這麼多時間修復?我們實際走訪了阿里山,找出問題的答案。
修,還是不修?
2009 年、2015 年兩次風災都重創阿里山林鐵,第一次廣泛受損,花了 6 年時間才修好,卻又因為另一個颱風而導致路線崩塌。有著百年歷史的阿里山林鐵,經過兩次創傷,引起了部分人士質疑,「真的要繼續修嗎?如果修好了,又因為下一個颱風而中斷,難道要一修再修?還是不如讓林鐵保持原狀,改採其他方式推行林鐵觀光?」在我們抵達阿里山時,林業保育署森林育樂組李允中組長就這麼對我們說道。
考量到阿里山林鐵具備的歷史價值,以及背後的觀光價值,林業保育署決定,這條鐵路,勢必要將其修到好,讓遊客能再次搭乘火車,遊覽阿里山。
2015 年杜鵑颱風造成的最嚴重災損,就是 42 號隧道的兩處崩塌,當時有三個修復方案被提出:
- 蓋高架橋梁橫跨崩塌地
- 原址重建蓋明隧道
- 隧道復建
對於這三個方案的優缺點,42 號隧道監造及設計部門代表林世芳解釋:「第一個方案會需要開設許多便道,且落墩會破壞當地生態;第二個方案很難保證之後不會再受到山坡坍塌影響。在坡面地質、生態環境及永續環境等綜合考量下,以隧道復建為最可行方案。」
林世芳接著補充:「我們設計的復建工程,是從原隧道向內退縮 100 公尺左右,避免之後再遭受土石坍崩影響,估計耐用度可達 100 年以上。」
九年的歷程
從 2015 年風災後至今,算一算也 9 年了。修建一條隧道,竟然需要 9 年時間?李允中組長私下透露:「其實一開始還是經費的問題,錢從哪裡來,是我們很傷腦筋的一件事。後來獲得了預算,總算可以開始作業,卻又歷經了眾多行政程序。」
李組長口中的行政程序,在後續林業保育署署長林華慶口中,獲得了解釋:「行政程序大約花費了三年的時間,包含了環評、地質鑽探、水土保持計畫、文資審議、徵詢在地鄒族部落意見與同意。大家可能會疑惑,為了一條復建的鐵路會需要環評?鐵路不是既有的嗎?這是因為我們並非原址重建,而是向內退縮 100 公尺,也因此需要重新做環境影響評估,以確保新建的隧道不會影響當地自然生態。這也是台灣第一次有災後重建的工程需要重新環評的。」
此外,由於整條阿里山林鐵都屬於文化資產,更是國家級的重要文化景觀,因此需要進行文資審議,確保修建工程不會破壞歷史文物,並有妥善保存現有文化資產。
而署長所言的最後一點,其實就行政程序上,並不需要。然而,為了尊重在地鄒族居民的感受,且考量鐵道行經他們的家園,故還是有向鄒族族人們進行復建程序的說明。
林鐵處黃妙修處長接著說:「我們帶族人去看 46 號隧道與二萬坪土石堆置場,族人幾乎看不出來崩塌地與復原地的差別,對於我們初步的修復感到相當肯定,而且並沒有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影響。後來部落進行投票,有造冊、票匭、亮票過程,獲得 90% 族人同意。嚴格說來,這是自主辦理的,依法並不需要這樣的流程。但我們希望透過溝通、解說,充分讓在地居民理解。後來 42 號隧道要施工前,族人還主動說要來祈福,甚至後來各個工程階段都來祈福,也帶給我們施工人員莫大的安心。」
▲鄒族族人舉行祈福儀式
修建甘苦誰人知
找經費花 3 年,行政程序也花 3 年,後續工程再花 3 年。很難想像,這一公里左右的路段 (新建 42 號隧道總長 1106 公尺),竟然需要耗費 3 年時間完成。
我們搭乘台車,從二萬坪車站,一路往下。沿途時而可見整齊不紊的柳杉林,也可看到應該有破千年的巨大神木,還有阿里山鐵道著名的之字形路線。來到 42 號隧道內,水泥的味道竄進鼻腔內,雖然台車燈光並不明亮,但依然可見隧道內的展新樣貌。
當我們停下來後,林鐵處連祥益技正進行解說:「新建 42 號隧道設計採尊重自然生態與環境永續之減法工程,終點銜接既有 43 號隧道口,減少洞口開挖。一般來說,隧道從兩邊同時開挖會比較快。但是此處因為地理環境關係,如果兩邊同時開挖,會增加管理的複雜度。而且有一側的腹地較狹小,沒有多餘空間可以置放挖出來的土方。此外,根據規定,隧道只要超過一公里,就要有通風設備。但 42 號隧道相當狹窄,我們沒辦法裝設通風設備。所幸找到解方,從原有的 43 號隧道進行橫向開洞,架設通風機,將新鮮空氣送到開挖面。」
開挖隧道連呼吸新鮮空氣都是個考驗,此外,還有許多難題需要施工團隊一一克服。林世芳監造代表接著說:「此處地處偏遠、腹地狹小,材料運輸就是個難題。我們只能先以大卡車再換小卡車進行運補,同時配合小火車、台車,從十字路站運送材料上來」
說到這邊,一位工人指著鐵軌說:「10 公尺的鋼軌就有 220 公斤重,需要 3 個人才能扛起來。」
在這施工,許多工程都靠人力進行,儘管有台車輔助載運沉重的鋼軌與枕木,但還需要工人徒手將鋼軌與枕木搬上搬下,十分勞累。加上阿里山區天氣冷、溼氣重、午後多霧,有時霧濃到幾乎看不見路,卻還是得繼續作業。同時,施工期間還碰上俄烏戰爭、原物料短缺等問題,這些都考驗著施工團隊的應變能力。
夏日來臨時,搭上小火車上阿里山吧!
歷經 15 年的等待,3 年辛苦的 42 號隧道復建工程,阿里山林鐵距離全線通車已不遠。林業保育署期盼,今年 7 月 1 日,盛夏之時,能讓遊客們搭上小火車,從山下搭到山上,一覽阿里山之美。
參觀完 42 號隧道,我們繼續搭乘台車往十字路車站前進。在台車上,我問駕駛員,在這邊工作辛不辛苦?他笑著說:「不辛苦啦!工作嘛!看到完工的樣子,我們也很開心。」語畢,他指向遠方一棵大櫻花樹,在轟隆隆的鐵軌摩擦聲中,他大聲說:「那棵櫻花樹全部盛開時好漂亮,我們工作從這邊經過,就像下雪一樣!」
我們一行人望向那棵已長滿綠葉的大櫻花樹,雖然沒能親眼所見駕駛員所說的櫻花雨,但想必,下個春天,就有機會親眼目睹了吧!
※阿里山林鐵全線通車日期以官方公布為準
未標記出處的照片來源:林業保育署、林鐵處提供
關於阿里山林業鐵路
阿里山林業鐵路興建遠在日治時代,明治 36 年(西元 1903 年),臺灣總督府計劃開發阿里山森林,為搬運木材之方便,開始進行勘查、測量及規劃設計,於明治 39 年(西元 1906 年),由日本藤田組開始施工,後因財務問題收回官營。大正元年(西元 1912 年)12 月嘉義至二萬平正式完工通車,全長 66.6 公里。隨森林開發業務發展之需要,延展至阿里山並逐漸增設支線,其中部分支線於作業完畢時先後拆除,本線及主要支線仍保留使用,嘉義至阿里山營業路線長約 71.6 公里,為世界著名登山鐵路之一。
里山林業鐵路乘載著阿里山百年發展的歷史記憶,見證伐木產業轉型觀光的聚落紋理,2018 年成立專責機構「林務局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讓阿里山林業鐵路豐富的知識內涵與文化價值藉由研究與教育推廣的推動,以更多元的視角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