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卑詩省溫哥華島上,有一棵人們稱為 「孤獨道格(Big Lonely Doug)」 的巨型道格拉斯冷杉,又名花旗松,曾是太平洋西北雨林的象徵,以直立強韌、耐久著稱,殖民時期更是造船與建築的主要木材來源。

這棵樹的樹齡被推測接近ㄧ千年,樹高約 60 公尺,相當於一棟 20 層樓的大樓,在一次大規模伐林後,森林被完整清空,只剩這棵巨木獨自立在空曠的土地中央,四周是裸露的樹樁與退色的土壤,形成極度鮮明的對比。
曾有整座森林作伴

談起這片空地的歷史,曾是連綿不斷的原始雨林,溫哥華島上約有 1,350 萬英畝的古老森林曾覆蓋整片山谷,支撐著當地以伐木業為核心的小鎮 Port Renfrew,一直到 1990 年代,產業萎縮、鋸木廠關閉,小鎮經濟下滑,曾經的森林與工作機會都一起消失。原本忙碌的小鎮也慢慢沉寂下來,之後,反伐林運動在這一帶引發多次抗爭,使這片土地與老齡森林保護議題再次受到外界關注。
保留樹木的那條標記帶

2011 年冬天的一個清晨,伐木工 Dennis Cronin 把卡車停在林道邊,他穿上紅色工作背心和橘色安全帽,走進森林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這片被標記為 7190 號伐區,位於 Gordon River 北岸,面積約 12 公頃,是溫哥華島上少數仍保留著百年巨木的森林之一。
這天,他的任務是為即將進行的清砍做邊界與道路標記,Cronin 從地勢較低的一側開始,按照慣例每 25 公尺撕下一段螢光橘色的標記帶,綁在小樹或低垂的枝條上。這種顏色亮眼醒目,方便之後拿著鏈鋸進場的伐木工辨識,標記帶上印著「Falling Boundary(伐木邊界)」。

這是伐木作業中日常的一部分。他熟練的操作,直到他看見這顆極少見的巨型道格拉斯冷杉,Cronin 當時還不知道,自己正站在加拿大第二大的道格拉斯冷杉底下。後來實際測量顯示,這棵樹高約 66 公尺,樹幹直徑將近 4 公尺,樹圍約 12 公尺,樹皮厚達近一英尺。
一棵道格拉斯冷杉約莫需 500 年才能長到數十公尺高,但一位熟練的伐木工,只需要 5 分鐘就能讓它倒下。

樹幹在很高的地方才開始長出分枝,粗壯筆直,這是是典型的高品質木材。自 19 世紀起,它便是造船與房屋建材的首選,也因木材穩定、不易扭曲、紋理溫暖而深受市場青睞,它可以被切成高價建材,送往維多利亞、溫哥華,甚至直接出口到日本。光是一棵樹,就可能帶來數萬加幣的收益,直到今天,道格拉斯冷杉仍是北美最主要的木材來源之一。

在確認過它的高度與直徑後,Cronin 拿出了那卷平常不太會用到的綠色標記帶,在樹根旁繫上一圈印著 Leave Tree(保留樹木)的標記帶,這個小小的動作,讓這棵千年巨木在一整片森林被砍伐殆盡後,成為唯一留下的見證。
一棵被留下來的樹

不到一年的時間,整片伐區被全面清空,所有樹都被砍伐並運離山谷,只剩這一棵仍站著。直到 2012 年初,一位攝影師兼保育行動者 TJ Watt 在進行古老森林與伐區紀錄的過程中,沿著林道經過這裡,意外發現了它。這是距離 Port Renfrew 北方約 30 分鐘車程的一段伐林路線。

Watt 當下明白,這棵樹過去拍過的任何巨木都不同,於是 Watt 將它拍下並將命名為 Big Lonely Doug,而後成立了古老森林聯盟,希望讓這棵樹的故事、以及原始森林議題,被更多人看見。
這裡的生命,是層層相疊的生態世界

在溫哥華島,這片溫帶雨林曾沿著太平洋海岸一路延伸,自阿拉斯加一路到北加州。在這裡,每一公頃的古老森林所承載的生命量,比地球上任何其他生態系都還要多,甚至比熱帶雨林更密集。光是一個腳印下,就能找到多達 18,000 種無脊椎生物。這些森林也是少數仍能同時容納狼、山獅、黑熊與鹿、麋鹿等大型動物的共存棲息地。

2014 年,攝影師 TJ Watt 再次重返到 Big Lonely Doug,並用空拍機記錄下三位樹攀者攀上 Big Lonely Doug 的畫面。在巨木高處,其實存在一個獨立的生態系:苔蘚、地衣、真菌已在枝冠上生長數百年。

在森林仍然完整的年代,透過菌根網絡,把來自日光和雨水的營養向下傳遞,讓地面的小樹得以生長,而像 Big Lonely Doug 這樣的老樹,本身就是地球最重要的碳儲存者,將大量碳鎖在樹皮與年輪中,因此如果倒下或被砍伐,這些碳將會重新回到大氣中加速暖化。
一棵樹,改變了我們看森林的方式

這些罕見、巨大、長壽的樹之所以能在 Port Renfrew 附近密集存在,與當地的氣候息息相關,這座小鎮一年平均降雨量高達 140 英吋,是西雅圖的三倍以上。全年氣溫溫和、濕潤,這種潮濕的溫帶環境既能促進植物生長,也能降低森林火災風險,是最適合孕育能活上數百年甚至上千年巨木的條件。

然而,這裡的現況卻格外諷刺,Port Renfrew 過去兩百年裡,這個小鎮的主要生計卻不是保護樹木,而是砍伐,尤其是那些體型巨大、樹齡悠久、木材價值最高的巨木。對這座小鎮而言,伐木曾是一門賺得快、賺得多的生意,直到有一天森林開始消失,但原始森林一旦消失,不是幾十年的復原,而是好幾個世紀都回不來。
由伐木轉型為觀光產業

自從 Wutt 拍下的照片被看見之後,Big Lonely Doug 成了加拿大近數十年來最具意義的巨木之一。每到夏季,愛樹的人與拍照朝聖的旅人,便會從附近的 Port Renfrew 出發,沿著錯綜的伐木道路一路前往,來到這個名為「加拿大巨木之都」的小鎮,只為親眼仰望這棵樹。隨著前往探訪的人逐漸增加,當地品牌與社群也開始投入修建步道與觀景平台的計畫,讓人們能安全靠近牠。
尋找巨木是一趟旅程

近年,人們開始意識保留巨木帶來的觀光與地方經濟,可能比砍伐更長遠,自 2012 年起,Port Renfrew 旅宿需求每年成長 75%–100%。「這幾年來,來這裡的人數成千上萬,而很大一部分就是為了看樹。」當地旅宿業者說:「小鎮逐漸從伐木轉向生態觀光,老實說,這真的很美好。」

巨木本身就是充滿吸引力,但找到它們的過程,更像是一場尋寶旅程,幾年前,Port Renfrew 商會與攝影師 TJ Watt 創立的古老森林聯盟共同製作了一份「巨木地圖」,指引旅人前往附近的古老森林。
在這裏,有些巨木很容易看到,但也有一些藏得更深,需要沿著潮濕的小徑、越過蕨叢與苔蘚,像在森林裡尋覓線索。對 Watt 來說,尋找巨木真正迷人的,從來不是目的地,而是在前往它的路上,重新學會怎麼去看一片森林。
時間正在證明,什麼才值得被留下,而這裡所發生的一切,是森林、產業與世代價值交會的痕跡。
[ 圖片及資料來源 / The Walrus、TJ Watt]

